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當文化人變成官

圖說:國立台灣博物館土銀分館的展場設計,也是出自於林洲民建築師的設計之手,成功的將百年的歷史古蹟建築改造為煥然一新的博物館空間。 (photo by Yogi)

最近台北市市長當選人柯文哲先生陸續公布他的小內閣人選,這波新人事,最令人眼睛一亮莫過於林洲民先生出任都市發展局局長。林洲民先生曾經是我在學校的恩師,他二十年前回台後,成立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曾多次獲得國內外建築大獎,也曾待過貝聿銘聯合事務所,在九二一地震後,他曾協助災區許多重建的專案工作。他在美國紐約住了十二年,也是國際名導演李安的好友;與柯文哲經歷相似也是個「素人」,從沒當過公務員,林為了到北市府任職,因此放棄美國籍。
柯文哲覺得台北市很「Ugly(醜)」,台北需要都市更新,台北要有勇氣和其他城市競爭,紐約也是學習對象,因此期望能借重林洲民先生特殊的國際觀與開創性經驗。林洲民也認為台北很醜,所以需要都更,都發局要有「城市設計建築師」概念,要主動設計,不要只是「轉包中心」,就像是「我給你一個三角形的房子,漆成粉紅色,然後市府只能收」,未來他上任後,公辦都更是重點施政項目。台灣建築與設計界目前對於這樣的人選普遍的普遍給予正面的掌聲,期待業界的專業人士能夠為這個部會注入新氣象。
對於這樣的文化界人士以「素人」之態執政,已經不是新鮮事,古今中外和國內外都很多案例,台灣的肇始應該於1999年的龍應台。應當時台北市長馬英九的邀請,龍應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其施政常與長期從事台灣本土文化運動人士意見相左,於是龍應台於2003年辭官,重回寫作與教學工作。2012年又受總統馬英九邀請,重新擔任國家文化部門最高指導單位「文化部」第一任部長,然而2014年12月初,她又黯然辭官,自稱要回歸到「文人安靜的書桌」,受到兩岸三第華人藝文界愛戴的龍應台卸任前最後的辭官聲明,像是一把火,而火舌蔓延兩岸三地,再次如「野火」般惹起爭議。
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文化人素接官職,都會有適應不良的狀況,兩個好例子,一為文化部前身的「文建會」最後一任主任委員陳郁秀小姐,為知名鋼琴音樂家出生,在任內其政績有目共睹,卸任後擔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兩廳院)兩屆董事長,也是做的有聲有色。另外目前的台東縣副縣長兼文化處長張基義先生,張基義是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台東子弟,長期推廣台灣建築美學,受台東縣縣長黃健庭邀請任職之前為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長,其實縣長與張教授不熟,但其建築相關專業與台東縣未來將推動的魅力據點、原住民商圈及建國百年國際地標有重要關係,希望能夠借重他的長才。台東縣在莫拉克重建、百年地標、魅力據點、原住民特色商圈等案子,都需要建築人才,有了建築專長的張基義加入,希望未來能打造台東成為建築美學新都。近年台東的博物館與公建築,甚至觀光宣傳等,都再再展示台東縣在文化美學的進步迅速,我個人認為張基義先生的加入功不可沒。
廈門大學台灣研院政治所副教授孫雲表示,或許是由於選民對藍綠惡鬥已經厭倦,對政壇上的那些老面孔也沒什麼好感。反而是一些政治素人,由於沒經過選戰或政務考驗,自身暴露的問題、缺點少,形象較清新,都是「非典型政治人物」,顯示了專業領域的民眾們對他們有著美好期待。就此,讓我們對新的市政在新內閣的新人事寄予眾望,期望新團隊能夠展現新的一番好氣象!

本文出自於Yogi的東網專欄:路遙知文創 201412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