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品牌策略:富邦集團切入旅館業,富藝旅在打甚麼算盤?


作者:Yogi
本文出自品牌志

在旅館業陸客不來的哀號聲中,富邦集團反其道而行,2014年標下了位於大安捷運站附近巷弄的合庫員工宿舍地段與建物,同時也成立了「富邦旅館管理顧問公司」,於2016年八月富藝旅落成開幕,結合集團內眾多資源,包括藝術基金會和建設等,完成打造這個極富台北在地特色的旅店。
富邦旅館管理顧問公司之公關經理王亮勻表示,富邦集團觀察未來國內觀光市場走向,認為台灣內外的相關資源都相當優質,台灣擁有良好的服務業專業人才品質,與鄰近國家相比都是高於水準的,而且台灣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持續也朝正向發展,預計接下來將走向更富有質感的深度文化體驗旅行趨勢,所以富藝旅最大的特色將不會像傳統的商務旅館,不斷去複製一樣的概念執行,而是結合在地文化特色,在每個物件上建築硬體以及軟體上都會有所調整,未來將以「在地化」為核心精神,在每一個不同的地點都會依當地特色設計且規劃相關的產品。
而首發的作品「富藝旅:Folio大安」前身為合庫的宿舍,地理位置便利,鄰近大安捷運站雙線交點,擁有獨特的藝術與建築規畫,期盼讓國際旅客在此能體驗到不同的台北風情,也希望藉由Folio大安的進駐,讓社區有更正向的發展,有些啟發或帶頭示範的作用。

用藝術說故事,翻轉建物印象

富藝旅的英文名字為Folio,從英文字Portfolio為發想靈感,為「檔案夾」之意,希望收集所有的旅客和這裡的文化與藝術創造的互動收集在這裡,離開的時候能帶走一些新的新的回憶,而把這一個字拆開來就是Port和Folio的結合,Port就是港口,人潮聚集的地方,於是一樓的餐廳名字就叫做Port 23,就是這裡的門牌號碼。Port 23除了提供住客的早餐之外,也提供了多樣健康精緻的餐飲選擇,不論在菜單、服務、擺盤和空間的設計上都獨具巧思, 屢屢獲得大眾的好評。
建築師郭旭原與設計師黃惠美表示,Folio大安為台北典型的連棟公寓建築,外觀與結構都保留良好,設計時特別保留此特色,外部立面幾乎沒有改變設計,只在內部進行重新裝修,讓建築架構與社區融合共存、對話,更能將台北老建築與巷弄文化特色,忠實傳達給國際旅客。

外觀上,原有的洗石子牆面、陽台都完整保留,只做部份修補,而拆除後的窗花鐵件,也重新裝設於外牆欄杆,基地周邊老樹也從施工期間就保留,未來則會再種植各式樹種與花檯,讓綠意延續在巷弄間。在室內,特別規畫的天井讓陽光得以進入室內,打造出有別於一般旅館的明亮空間,各樓層客房廊道與房間則選用不同的色彩,讓旅客每次造訪都能有不同感受;公共空間及客房使用各式馬賽克磚,傳達1960-1970年代台北老建築的拼貼特色。外部立面設計幾乎沒有太多的調整,而內部空間可以看到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設計,原來是將新舊巧妙的結合痕跡,但又似乎故意的讓人發現它就是老建築改的,從裡到外,從大到小,這都是一件令人驚喜不斷的建築設計作品,顯示了 品牌策略從開始到表現傳達都非常的完整,訴說故事的能力非常強。


駐村藝術到旅館經營

Folio大安更借重集團內富邦藝術基金會的資源,在公共空間與客房中,導入藝術展示與獨家設計之客房用品,在旅行中也能感受藝術之美。2015年,富邦藝術基金會無牆美術館「粉樂町」即進駐該建築,進行為期2個月的藝術展覽。
粉樂町退場後,無牆美術館概念則延伸至Folio大安內,未來館內除了有藝術家創作展品外,也規畫攝影展覽、獨家旅行選品展售等。Folio大安的另一個藝術亮點為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進駐,未來駐村藝術家將在館內進行為期2周到3個月不等的駐村計畫,除了在館內進行藝術創作外,來訪旅客有機會參觀藝術家工作坊,藝術家會開放自己的房間,觀摩其創作過程、彼此交流激發靈感。

串連集團資源,一加一大於三

目前為配合都更計劃,Folio大安只會經營五年,以成本來說只能攤平,但聯合與集團內的其他品牌整合運用,水平式串連的 品牌策略可說是十分聰明,巧妙的結合集團內各家公司的專業,這樣的作品也巧妙地達成集體聯合正向宣傳的一個好機會。
「富藝旅:Folio大安」已經於去年八月開始營運,既使未做過多付費宣傳,也不以傳統旅館與旅行社合作的模式運作,因為策略奏效,定位清楚,定價合宜,住房率也相當令人滿意,似乎沒有遇到一般初期開張旅館所發生的困難點。
相信「富藝旅:Folio大安」的案例將會成為業界的一個未來常被討論多品牌合作的典範代表。除了Folio大安外,富邦旅管未來5年陸續還有4間飯店將陸續開幕,也因此特別注重人才培訓。Folio大安做為首間營運旅店,人員訓練採取國際級飯店建置,不僅希望能為工作夥伴帶入完整的職涯規畫,更期許透過貼心及專業的服務,為旅客提供舒適自在的空間。

品牌志:採訪曾漢壽~品牌推手專訪:台灣品牌經營的真正問題

作者:YOGI
本文出自品牌志


延續上一篇「品牌推手專訪:推展台灣品牌國際形象,最需要的是⋯⋯(上)」的討論,主導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重要「品牌台灣發展計畫」的曾漢壽先生,進一步點出台灣品牌的核心問題⋯⋯


台灣 品牌經營的真正問題
曾漢壽一直認為台灣並不缺好的產品,但是缺乏如何經營品牌的概念與心態,然後向全世界介紹自己,惟如存有第一時間就想從中獲利的心態,就會阻礙品牌長遠規劃的策略。
很多原因讓台灣產業無法在國際市場出頭,比如說,全世界曾經有三分之一的薩克斯風都是台灣製造的,他曾經深入去協助台灣的薩克斯風製造業建立整個產業的國際品牌行銷,不過後來功敗垂成,原因主要是往往在聚集眾人討論時,大家第一個希望看到快速回饋的就是「錢」,當下他就知道這個案子很難團結繼續走下去,於是他們最後回去各自作各自的。然而這些年來品牌觀念已經逐漸建立,還是看見其中有幾個小品牌有在市場上經營,獲得不錯的品牌名聲。
曾漢壽認為,以台灣這樣的產業特性,台灣應該要建立一個如「Intel Inside」同樣概念精神的品牌,因為台灣的主流產業還是以B2B為主。世界上許多產品裡面,都會有一些研發設計甚或是製造來自台灣,如果能夠做好這樣概念的品牌意向,植入消費者的觀念,就是一個成功的方向。
設計公司可以成為品牌教育體系的一部份
所有例子都在在顯示品牌教育的重要性,曾漢壽認為,這幾年台灣設計公司的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需要發展品牌,他不諱言:「不然你看幾十年前台灣哪裡有設計產業?」當然企業與消費者對於競爭力認同的時候到了,也需要設計來加持形象的創造。其實台灣的設計公司在台灣邁向國際品牌之路上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品牌教育的宣導亦是重要的一部分。
在品牌形象建立上,企業需要很多不同專業設計公司的輔助,他們需要從產品開發設計、到企業形象與包裝等不同的專業設計領域服務,如果設計公司能夠再多增強品牌行銷的概念與專業知識,成為業主對品牌知識概念的顧問,就可以成為品牌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協助企業走向品牌創建之路。
轉移計畫 而後中斷
談到2012年後品牌台灣計畫的主辦單位從貿易局(當時執行單位是外貿協會)移到工業局,品牌學院的計畫也就跟著中斷了,曾漢壽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品牌與行銷有極大的關係,之前由貿易局辦理,有利於後續市場接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而品牌計畫移至工業局後,因為工業局鼓勵產品設計創新研發和專利能力,繼而帶動品牌推展,然而以過去所看到的產業現況,其實台灣的研發人才相當優秀,相對來說比較不乏這方面的教育和環境,且工業局主要輔導產品研發,辦理獎項宣傳,但無法將這些得獎的好產品再度行銷出去,實際帶到市場上。曾漢壽認為,台灣真正缺乏的是,在開發這樣好的產品之後,要如何拿到市場推廣,將形象與名聲建立起來。
但欣慰的是,品牌計畫項下的Taiwan Brand Management(TBM)的培訓與輔導計畫中斷後,過去參與TBM課程的學員們還自發性組織了一個TBM 品牌經營者聯誼會持續頻繁的在交流,分享彼此在市場上建立品牌的經驗,成為學員結訓後 品牌經營者的交流平台。但定期聚會的他們卻也有一些隱憂,即是自從TBM計畫結束後,就一直沒有新的成員加入聯誼會,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有所斷層,為此感到可惜。
教育其實不只是上上課而已,更重要的是需要教育與後面的輔導訓練銜接,也就是所謂的「輔教合一」,才能夠真的落實課程所學,應用在實際商業拓展上。最後曾漢壽期許台灣的品牌教育能夠不中斷,也盼望再次建立起相關的平台,才是讓台灣品牌持續在國際上揚名的基礎。

品牌志:採訪曾漢壽~品牌推手專訪:推展台灣品牌國際形象,最需要的是⋯⋯(上)

作者:Yogi
本文出自品牌志 

國家計畫培育 中小企業開始思考品牌道路
在過去的經驗中,曾漢壽一直覺得台灣最缺乏的是一個完整的品牌訓練課程,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找了一個講師來,他分享一個主題,可能這個題目是講師自己設定,或是主辦單位要求,而大家學習到的都是片段,其實並沒有完整的瞭解整個品牌建構的輪廓。
曾漢壽在外貿協會工作時,該會曾經邀請一家美國顧問公司幫台灣中小企業進行調查,擬定一套全面品牌管理系統的輔導訓練計畫框架與步驟,他們也到台灣花了一年的時間瞭解產業與市場現況,分別規劃了階段性的任務,但是僅限於框架,裡面內容的部分卻沒有做出來,因為經費的限制。後來拿到了他們給我們的計畫,才覺得台灣需要一個完整的輔導與課程來執行延續這個計畫。
2006年「品牌台灣發展計畫」一出來的時候,台灣沒有人有相關的執行經驗,所以在內部花了半年的時間,好好琢磨討論,台灣未來七年品牌計畫到底要做哪些東西?因為有了這個機會,到了2008年曾漢壽覺得台灣應該要鼓勵企業走上品牌之路,所以出版了兩本書「讓台灣品牌站上國際舞台」國家品牌篇及代工與品牌篇。最欣慰的是,這些事情至少讓這些中小企業有機會思考,以前完全不會考慮的,現在企業也開始會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要做品牌? 進一步衡量自身狀況,是否可以走向品牌之路。
陸續出現小企業品牌成功案例
而後成功的範例越來越多,曾漢壽說:「台灣有90%以上是小企業,中型企業以上的企業微乎其微。」所以舉一個最小的例子,他的團隊曾經輔導過一家以前在高雄十全夜市賣魯味的攤販「得意中華」,這位學員從一開始就積極參與貿協的活動,當時還自己背著四歲的娃兒,一步一步從零開始,也參與了輔導計畫。一開始連一個LOGO和品牌名稱都沒有,學以致用的使用上課與輔導所學的系統,一步一步走向品牌之路,參加貿協的大陸拓展計畫,當年還是金融風暴,而第二年業績成長到1.2億新台幣,美國市場已經是繼中國市場之後的第二大市場,到第三年就達到2.3億,所以真的是有心經營學習,絕對可以突破盲點,創造奇蹟。
另外一個成功案例就是華仕德,他們是中強光電轉投資的一家公司,一開始只有一家小廠房,是做記憶體隨身碟類的產品,百分之百代工的公司,而這類的廠商在台灣非常的多,於是他們也參與了貿協的「台灣品牌」的計畫,接受上課輔導,他們開始研發O3臭氧淨水機,能夠將手上、身上或寵物的異味立即清除,他們自豪的號稱「十秒機」,十秒之內經過該淨水機的水沖洗,即能消除異味。一開始該公司只做國內零售市場,但也認知到自己一直在打價格戰,卻又覺得自己無法做外銷。後來經過三年的輔導後,建議改為商用市場,比如美髮沙龍或專業食品、餐廳等等,後來進一步到大陸參加商展,獲得相當大的市場好評,產品優異,自然後面的商機和名聲就擴展出去,目前已經獲得全球專利,拓展全球市場,又是一個小企業的成功實例。
B2B是台灣的重頭戲
過去多年曾漢壽沈浸在台灣的企業與產業之間,深度瞭解台灣產業的情況,台灣太多優秀的企業名不見經傳,也未曾得過台灣精品獎,但在世界市場佔有率或地位可能位居前矛。
其實台灣許多企業一般消費者看不到他們的商品,因為他們都是做代工,但其實他們做得非常好,產品研發實力甚至是世界前幾名。台灣80%的企業是B2B,以代工業為主,很多台灣企業主覺得自己不需要做品牌,因為是B2B產業,所以以為不需要。但其實做B2B和B2C的概念其實思維是一樣的,只是面對的客戶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也是藉由B2B將來才有機會做到B2C。
這幾年曾漢壽退休了,他貼近企業觀察,同時也回頭在審視過去在自己老東家工作時做事的盲點,其實台灣有許多真正優秀的企業,但是沒有被發掘,政府在發出邀請參加台灣精品獎項競逐之時,應該更主動的去認識瞭解市場趨勢,進而去發掘邀請他們來參加。因為好的企業和產品有時候不會自己站出來參加這樣的活動,應該由政府單位自動去搜尋這樣的新創機會,給予他們真正表現的舞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