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不會用錢,比沒錢還要可怕




圖說:台南市區的林百貨,於去年修復古蹟重新開張,裡面主要販售文創商品。( Photo by Yogi)

這個禮拜台灣商界有一個亮點新聞,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來台實踐他之前對台灣年輕人的承諾,給予一百億的創業基金,有人說馬雲這麼做,其實同時給了台灣的老人和年輕人一個耳光,簡而言之台灣的企業長者以舊有模式獲利相當,卻不願意投資年輕的一代;而年輕富有的第二代或許舊守城池,不願創新,或許第一代不肯放手創新擴展,其他有才情的年輕人等不到資金,馬雲這一記,重重羞辱了台灣的老人和年輕人。

再來聊聊一本最近很紅的一本書「台灣的兩面鏡子」,其作者是非常了解台灣、中國的日本專家近藤大介所著,他從第三方角度剖析中、日、台三方競合關係,點出未來之道。他表示台灣的三個缺點是:第一、宣傳能力不足,不利於國際品牌;第二、複製外來事物,缺乏脫胎換骨的能力;第三、缺乏危機意識的島國和平癡呆症。

過去工作的前十幾年,我有幸在世界級的國際品牌執行行銷企畫與品牌公關的工作,過去幾年我將我的所學到的KNOW-HOW協助台灣創新的國際設計品牌相關的品牌形象建立與行銷工作,希望能夠幫助台灣產業重新包裝定位,走入國際市場,密集的走訪世界與全台相關的藝文中心、通路與賣場是我日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相信大家也發現這幾年台灣陸陸續續從南北不斷興起的華山藝文特區、駁二特區、誠品松煙店、誠品台南夢時代店、各大鄉鎮與觀光區等都可以發現台灣這幾年所謂的生活文創新興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已經多倒數不清楚,然而我發現這些所謂的文創品牌,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真正有能力走向國際市場的屈指可數,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不確定這些創建品牌的創業者是否當初在創業時有做過清楚的品牌市場調查,或規劃好未來的品牌行銷策略、通路與方法,但就初淺的認識幾位這些品牌的團隊成員,他們給我的答案總是很令我傻眼,有的告訴我老闆叫他們就是專心申請國際設計獎,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行銷策略。有的告訴我,老闆只是聽到一個老茶農的心路歷程就決定要創這個品牌,想給她個漂亮的包裝設計,談幾個網拍通路即可。也有創意商品的行銷企畫告訴我,設計師們就是堅持他們設計的童玩很有趣,一定要開發量產,認為偏高的售價不會是一個問題。還有告訴我老闆覺得誠品就是他們唯一的通路,最重要的是把包裝設計一定要漂亮,售價就能提高,足以放在展示架上,吸引觀光客的目光。聽了這麼多年的瞎故事,我大概都可以寫成一本書了!這些故事老是總我想要好好跟創業主事者談一談:「你到底在想什麼?」

上面每個創新品牌的經營方法或行銷策略都必須進行全面的考量,並非完全正確也並非完全錯誤,但如果台灣老人不敢創新,也許只能繼續走複製的路;但這些創業的年輕人,沒有具備國際行銷的概念與能力,也無法將想像中的創新設計與品牌有計畫性的階段推展至國際市場,無非也只是曇花一現,無法成就。我一直相信台灣有好的人才,有技術和創新設計能力,然而我很意外的是,這些年來,為何不見台灣的國際行銷能力有同步的進展改善?抑或是創業者在品牌行銷上有另外堅持的經驗與想法,所以抑止了行銷宣傳國際的發展可能性?

回到最初的主題,台灣或許真的不缺資金,然而我看到現在台灣創新品牌的行銷方法不禁讓我冒冷汗。不論台灣是真沒錢或假沒錢,我衷心的期望,台灣的創業者是懂得用錢的,我一直強調建立品牌不一定需要花大錢,但至少必須學習將每一分的行銷宣傳預算都用在刀口上,要以客觀與宏觀的角度來看市場,而不是憑藉著主觀的經歷來主導這一切,因為,不會用錢,真的比沒錢還可怕。

 本文出自於Yogi的東網專欄:路遙知文創 201503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