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最近有意將捷運聯合開發案中,台北市所分得的570戶,轉做社會住宅,以「只租不售」的方式,而且規劃租金打八五折出租給年輕人,沒想到,原本的一番美意,卻引發了一場風波。這些少數人的抗議之聲,揭露了台灣人有多麼不熟悉社會住宅。
今天我想從另一個角度談這件事,回到我唸書居住的歐洲,去看看荷蘭全世界社會住宅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在荷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社會住宅,但是他們規劃的不如大家想像中的以大樓式的集合住宅為主要規劃,因為造價考量而興建的社會住宅常因特殊族群的聚集,反而有可能與都市其他區域形成距離,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更多問題。荷蘭也曾經試過這樣的方式,但後來發現不可行,於是開始致力於社區居民階級與族群融合,借用不同規劃工具來介入社會住宅的規劃,不經由公布門設計,分不出來哪一區或街道特別是社會住宅或一般私人住宅,空間各有不同取得的方式,可以說社會住宅是一種長久的計畫與政策,而非一種制式的形式。
社會住宅的成敗,其實是在「規劃與管理」,而且是在實施前期即有計畫性的規劃,包括族群融合的宣導概念,能夠接受申請補助的並非僅只是傳統定義中的社會低收入戶或需要救濟的族群,還包括學生、剛畢業的上班族、新移民、被迫搬遷離開原來社區的居民、中產階級、新創公司、個人工作室等,種類非常繁多。更重要的是荷蘭長期注重美學與設計人才培養,這些住宅都設計明亮、新穎富設計感,與一般私宅混合,房子不再狹小髒亂,有些還規定租屋條件得包括社區服務,例如租屋的年輕人,需花時間對社區學童進行課業輔導,連如何把一般私宅的住戶,與社會住宅的租戶彼此間的融合,都考慮進去,規劃的不只是硬體,還包含軟體。而這些社區有因為中間融合了社會住宅而房價有所影響嗎?答案當然是不會的,這樣良好的鄰里、設計與規劃、位置與交通,都令人羨慕不已,很難想像為何有這樣的擔憂。
反觀台灣現在不到0.1%的社會住宅,對這樣產品與政策的誤解實在嚴重,我認為這是出自不熟悉所帶來的恐懼,如同之前台北市大安區進駐麥當勞關懷之家,居民反對的無知翻版。關鍵在於沒有做好前期的教育與溝通,過去國際實例的分享而已!而且現在僅只是一個開始,柯文哲市長提出五萬戶社會住宅的政見,現在的570戶,僅是數量的百分之一,卻已出現爭議,但終究是跨出了第一步。如果失敗,台灣的住宅政策恐將又走回老路;如果成功,影響的將不是僅只是這些住戶,還將改變台灣人,世世代代對於「租屋」的迷思。
一個城市所以偉大,並不是住民有多少,而是住民的素質與執政者的視野。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在他的臉書下留下「自私的台北人」一詞,我想很多人都想跟我一樣,想高喊:「我也是台北人,但我不自私,我支持這樣的社會合宜住宅規劃!」正確與正義需要堅持,溝通與教育就是第一步刻不容緩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