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新舊融合的東邪西毒

photo by Yogi

城市建築極古典與極現代的衝擊結合 —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和台灣博物館


古蹟與新的公共建築融合在很多國家的都市規劃中一項是個重要的課題,在以往認為極具衝突的新與舊,卻成為建築師們爭先恐後競爭發揮的新舞台。這幾年各地出現了相關的論述和規劃建議,最近筆者參觀兩個分別位於西方倫敦的泰德現代美術館和東方台北的台灣博物館,都是原來民間工業或商業使用的私人建築,如今卻成了人人可以親近的博物館,提供一般民眾親近參觀欣賞,揭開以往神秘的面紗,也都結合著極古典與極現代的設計元素,卻又融合得如此成功,既尊重歷史又開創新契機,擁有多處共通之處,可說是近年最成功的案例之二。

舊火力發電廠高99米的大煙囪現在成為著名地標。 Photo credit:James Nash (aka Cirrus) via flickr

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前身是班克塞(Bankside)火力發電廠,位於倫敦屬於較落沒的泰晤士河南岸,與北岸倫敦著名的歷史景點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隔岸遙遙相望。它成立於西元2000年,目前主要展示1900年以後的現代藝術作品。


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倫敦復甦,電力吃緊,於1947年開始興建此電廠,因為剛終止世界大戰,經濟艱難,雖然史考特爵士(Sir Giles Gilbert Scott)是位偉大的建築師,但是因為財務短缺,只好拮据完成。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那高99公尺的大煙囪,和當時美麗倫敦相比感覺相當突兀,被當時很多倫敦人視為眼中釘。1982年發電廠停止運轉,多次差一點被拆除,直到1993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製作了《過去的腳步》(One foot in the Past)的懷舊記錄片,重新勾起倫敦人對這個醜八怪的回憶。


隨後因為泰德美術館需要空間放置現代藝術流當品,在決定尋找新址擴建新館時,曾探訪不同的美術館與不同世代的藝術家,討論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空間,其實,大多數當代藝術家最喜愛的展示空間,無非就是大而開放的空間,足以讓他們的作品尺寸可以擁有毫無限制的想像。而通常在大都會的市中心,要找到這樣的展覽空間非常困難,然而發電廠雀屏中選,成為「泰晤士河南岸計畫」的一部份,在經過發電廠停工二十年後,這已經成為泰唔士河最髒亂的一區,髒亂無比而且交通不便,如果要看藝術品,從聖保羅教堂來的遊客,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再買渡輪來運送旅客。於是倫敦政府決定計劃後,馬上決定蓋一座橋來銜接兩岸,也成就了倫敦目前另一個最重要的嶄新建築景點 — 千禧橋。因為美術館的需求,提供了泰晤士河南岸一個絕佳的機會,讓荒廢的廠房在舊社區重生。


一方面保留象徵工業美學的工廠內部結構,一方面以「材料」和「光」製造未來感,創造藝術長廊。

Photograph by Yogi


改建案由著名瑞士建築師 Herzog & de Meuron 所設計改建,也就是設計北京2008奧運鳥巢同一組的建築師,於是泰德現代美術館於2000年開幕,以浴火鳳凰的姿態展現世人。據說 Herzog & de Meuron 得到此規劃案的主要原因是該設計保留了火力發電廠最多的原貌,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現在很感謝倫敦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倫敦保留了一段視覺的歷史回憶。內部的空間設計一方面尊重歷史,保留了象徵工業美學的工廠內部結構,一方面以改造新的「材料」和「光」來製造未來感,創造藝術長廊。


美術館絕大部分的空間是挑空淨空的空間,只保留北側的部分為展覽空間,也好讓參觀者從極具現代的建材所構築的藝廊梯廳裡,仰望諾大的挑空喘息,尋找古典原建築結構和線條的痕跡,一種時空錯置的優雅感,令人完全忘記經歷過的髒亂頹敗時期。本都市規劃與改建案非常成功,不但成為當代典範,更成為現今成為倫敦人和世界觀光客最愛在此流連忘返的觀光據點之一,人們來這裡不僅僅只是參觀美術作品,更是休憩、用餐、購物和聯誼最熱門的景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建築外觀穩重厚實,採希臘神廟柱廊形式。 Photograph by Yogi

時空回到台灣,台北的襄陽路有一個類似的案子 — 國立臺灣博物館,其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分行,當年因業務拓展而耗資鉅額興建,於1933年落成。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國政府接收原日本勸業銀行在臺的分行,於1946年改組為公營的臺灣土地銀行,並以此地為土銀總行。該建築外觀穩重厚實,成排的廊柱,引人注目,是採取希臘神廟柱廊形式。由於臨街,所以建築在南向及西向均設有騎樓,與內部一致挑高,而立面柱子本身近似希臘多利克柱式,細部裝飾帶有當年最流行的裝飾藝術(Art Deco)的風格,但上面的細部花紋樣式則同時夾雜有美洲、印度與日本風格。

和內部一樣挑高的騎樓。 Photograph by Yogi

歷經多年使用、數度修繕改建,其內部空間已與當年落成時大異其趣。1991年內政部指定本建築物為第三級古蹟「勸業銀行舊廈」,至2005年在行政院文建會的支持下定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並定位為「自然史博物館」,並決定保持其原始外觀,只修正內部空間以符合博物館參觀和休憩需求。


環狀螺旋而上的廊道,給參觀者一種舒適的流暢感。 Photograph by Yogi

雖然本案與泰德現代美術館面積相去甚遠,但是它展現出一種小而美的溫馨感,同樣是在外觀不變的前提下,改造內部的空間規劃,輔以現代俐落的玻璃、木造建材,一樓保留了土銀部分原來的使用空間和文物展示,包括最神秘的金庫,讓參觀者一探歷史銀行的風光年代,揭開銀行的神秘面紗。而自然古生物的展示區則保留了足以放置諾大恐龍標本的超級挑高,不用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之背景地),也能享受同等氣魄甚至更細膩的建築硬體質感。


在光影的配合下,投射在古典優雅天花板的是史前時代恐龍的標本剪影,現代簡潔的廊道間,卻又偶爾流串著二十世紀初的金融產業大氣,精準的描述過去的流金歲月,卻又機能完善,設備先進到讓你驚呼連連,同時著充滿小孩和老人的笑聲。


想要感受新舊融合衝突的美感嗎?走一趟這些美術館和博物館,他們不在天邊,其實就近在眼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