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滿地紅!最近又一些優秀的孩子躍上國際舞台,很開心,也替他們覺得驕傲。他們的故事,可以激勵很多還在奮鬥中的同學們....台灣設計加油!
------------
沒有優渥的家境、漂亮的學歷,古又文和吳東治來自邊緣家庭,卻靠著過人的堅毅與努力,在設計的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舉著鑲有銀色剪刀的獎座,站上曼哈頓國際服裝競賽舞台,拿下前衛時裝獎的古又文說出「我來自台灣」的那一刻,這位打毛線的一八○公分大男孩,注定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
源自社經邊陲的家庭、文化邊陲的學校,三歲喪父,他靠著媽媽掃馬路和低收入戶補助成長。沒有物質支持,更無主流世界認可的漂亮學歷,古又文卻在十七歲立定志向後,從松山商職、樹德科大、輔大,擠進英國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從社會底層一路戰鬥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他創造了全球認可的美學,打入曼哈頓時尚殿堂。
得獎後就沒好好休息過,電話那頭,古又文強打精神說,「我那麼慘,還可以做到這步田地,滿希望自己的故事能鼓舞學設計的年輕人,能往前再走幾步路。」
台灣邊緣孩子爆發出的設計能量,今年像是連成一線燦爛的煙火,向世界舞台投射光芒。
今年剛拿到德國工藝設計紅點(Red Dot)大獎的吳東治,也是一例。
花蓮縣吉安鄉一幢民宅前,吳東治的父母正揮汗,烹煮著道地的龍鳳腿和肉圓。這小攤子就這樣養大包括吳東治在內的五個小孩。
和古又文一樣,沒有漂亮的學歷,吳東治在花蓮高工建築科畢業後直接當兵,二十歲前沒離開過吉安鄉。
但二十歲,確定以設計為志業後,他拚命向前,就讀亞東工專夜間部設計科、實踐大學產品與設計研究所,在國際競賽中征戰。短短四年間,他拿了十一座德國紅點大獎、兩個德國iF獎、一個美國IDEA獎,成為工業設計界的新星。
三十歲的古又文,和三十二歲的吳東治,成長過程中被貼著各式的標籤。他們是靠著怎樣的條件與努力,在石縫中開出花朵?
被世界遺棄 仍選擇相信
單親、家境清寒的古又文,青少年階段經常招來「單親就是壞孩子」的鄙視眼神;而且,他愛看清水玲子的少女漫畫、不愛打籃球,使他不受男同學歡迎。
「那是個沒有中性的年代,不是陽剛就是極陰柔,這兩極我都不是,」談起十年前青澀歲月的傷口,他敏感咀嚼當時的愁悵。
吳東治則是同學父母口中,喜歡打電玩、成績不怎麼好的壞學生。那段日子他最深刻的記憶,還包括每天下課要走哪條路,才不會被野狗咬的困境。
父母養家的辛苦,以及成長中一切得仰賴自己的生活本能,都讓他們無暇自我放棄。
古又文說,不論別人怎麼折磨你、詆毀你,如果對想做的事分析與思考過,就要對自己有信心。而吳東治則認為,「如果因別人對你的觀點而受傷害、沮喪,只是徒讓別人少個對手而已。」
古又文在男生堆中勇於做中性的自己;吳東治無懼眾人眼光,在改裝摩托車中,摸索出工業設計的道路。
他們抽離地笑看世界,然後一頭栽入美的世界裡,專注做自己。
喜歡畫畫和設計的兩人,沒花太多時間周旋、浪費在人云亦云中。當同齡者還在四顧茫茫時,他們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就確立志向,開始接案、實習,半工半讀養活自己。
與真實世界拚搏的經驗,更讓他們提早磨練設計的技法,目睹設計的全球標準。
吳東治在台北縣亞東工專讀夜間部、古又文在高雄縣燕巢鄉念樹德科大時,就大量接案,了解顧客與市場對設計的需求。古又文重要啟蒙恩師之一、樹德科大流行設計系老師邱鳳梓說,「他不在乎案子的大小,即使是僧袍或休閒服都不拒絕,他要賺工讀金,願意接受各種磨練。」
成功來自失敗經驗的累積
兩人在設計領域有天賦,更有熱情,都想創造自己的品牌。
他們的策略,是把自己往世界的舞台丟,定期盤點能力、條件。
古又文很在乎國際競賽,「我不要形容詞,好或差太主觀。我要有個鐵錚錚的標準驗證實力,尤其對學歷不漂亮的人更需要這些。」所以他到上海、北京,四處參賽。
吳東治也是給自己許多期許與壓力,定期規劃參與比賽。進入亞東科大不久後,他就投遞大大小小的比賽。
比賽,是充滿挫折的,儘管人們記得的,總是他們獲獎的時候。「只有成功的經驗才被別人看到,但我有很多失敗經驗。」吳東治今年拿到亞東科大傑出校友,但很少人知道,當兵前他曾被亞東入學考拒絕過一次。
古又文也遇過參賽多次未得獎的低潮,那時他的情緒爆開,哭倒在房間地板上久久未起。直到情緒平復,再拍拍衣袖,分析自己到底哪個環節做錯。
他們沒時間自暴自棄,知道成功是寸進,沒有捷徑,更非一蹴可幾。所以,按部就班,徹底執行,從失敗經驗中檢討、修正。
「從A到Z中間有二十四個字母,不可能直接就到Z了,我只是把當下每個可以掌握的事做好,」吳東治說。這幾年,他靠著從歷年紅點得獎圖鑑中找設計趨勢,如環保、新材料的運用等,仔細研讀評審的評論,歸納作品得獎的關鍵。
為了參加國際競賽,他們更努力克服英文不好、資源不足的侷限。
古又文上BBS到處找台大和政大學生開英文讀書會、找外國人練英文;吳東治則是勤翻字典,大量看英文設計類雜誌與評論,掌握第一手的設計訊息。
二十歲前從未離開過吉安鄉的吳東治,會存錢買下日本汽車設計的書籍,從漢字裡面猜意義,模仿裡頭的草圖做模型;在貿易公司擔任設計師時,他設計出生平第一個紅點得獎作品,最後該公司量產,所有權雖不在他手上。但他覺得,「別人付薪水讓我學習,理所當然。」
當他們看到別人坐擁資源卻不懂運用,偶爾人性中不滿的情緒會隱隱抽痛,但又會立刻斬斷負面思考,停止抱怨。
古又文在燕巢鄉的求學環境中,也能解讀出正面訊息,「偏僻地方還是有很好的資源,年輕師長很願意分享所得所學。」
邊緣孩子創意的爆發力,讓征戰世界各國大獎,擔任大型比賽評審的自由落體工作室創辦人陳俊良感慨良深。比較都會與邊緣學生的創意後,他發現,資源較多的都會學生思惟較格式化,容易「撞創意」,但邊緣長大的小孩因為要學會活著,反而能絕地逢生。
他說,兩者都可累積競爭力,但邊緣創意更具差異與原創性。
熱情是到夢想最短的距離
古又文的老師邱鳳梓,是台灣第一屆服裝設計新人獎入圍者。她在學界多年,也認為,不論貧富其實都有均等的機會,差別在於是否掌握機會的態度。「當古又文願意嘗試,你說老師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古又文今年準備出國念書時,老師和同學都偷偷塞錢資助。
自助人助的吳東治與古又文,未因貧困而逃避,選擇做入世的夢想家。
兩人如今都選擇開工作室,同時接商業案件,也持續創作。
「團隊是求平均質,設計最突出的部份,很容易在團隊合作時被抹掉了,」迪化街裡,吳東治與朋友合開的與創設計,顯得獨樹一格。
大量客製化的商業環境裡,的確很難滋養出好的設計師。
古又文這次在美國最大國際服裝競賽Gen Art得獎的六套立體針織毛衣,就是例子。每套毛衣要花兩星期的手工編織。製作衣服時幾乎是每天十六個小時的工時。
而他選擇原本是紡紗原料的羊毛條做編織之用,用柔軟的羊毛做出立體感雕塑,「每個勾針都是變數,針與針之間的張力與緊密度決定塑型,針針掌握在自己手裡,」邱鳳梓形容,古又文以手替代機器勾針的高度困難。
選擇困難的事去超越,這兩位邊緣出身的年輕人,用邊緣戰鬥的方式,證明了熱情與努力,是實踐夢想最短的距離。
在迪化街老舊公寓裡,吳東治正埋首忙著即將到來的研究所口試。他的論文題目是「以經驗衍生之設計方法」。
而另一頭,得了時尚大獎的古又文,卻把在跳蚤市場裡用五英磅買來的皮夾克,穿出質感。因為貧困出身,他節制對物質的需要,不希望時尚是奢侈或昂貴的。他更希望台灣人能對年輕設計師更有信心,不要一味崇洋。
純真的志氣,為古又文與吳東治銘刻了走上世界設計舞台的希望,也讓他們跳脫邊緣的宿命。(全文完)
BOX:小檔案---古又文
松山商職廣告設計科、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畢業,現就讀於英國中央聖馬汀服裝設計碩士課程
給年輕人的建議:不論別人怎麼折磨你、抵毀你,如果你真的思考過分析過,不論周圍的人是否對你有信心,要對自己有信心。
BOX:小檔案---吳東治
花蓮高工建築科、亞東工專夜間部設計科、實踐大學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研究生
給年輕人的建議:早點投入設計實務工作,經歷全面的設計體驗;因為真正要出類拔粹,不能只是模仿老師的風格,老師教再多只能學到他有的,要超越自己,而那是沒有方程式的。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轉載】華人沒有「品牌」,都怪太勤儉?
我對作者Mr. 6的觀察心有戚戚焉~在經營品牌建立這麼多年,說「勤儉」真的好含蓄,無非就是「遠見」和「氣魄」二字....
各位品牌經理人,你們辛苦了!未來我們還有很長要打拼的道路要走呢!
------------------------
【轉載】華人沒有「品牌」,都怪太勤儉?
from 數位時代
撰文者:Mr.6
發表日期:2009-12-02
上周讀到有一篇新文章有趣,它在討論,「為何中國都沒有一個全球級的品牌?」為何中國大陸(或台灣也是),儘管做製造做量產做得這麼棒了,卻都還是沒有太多國際品牌出來?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在餐桌上也常聽到前輩、高手們,從一個深深的「嘆息」開始,然後高談闊論自己獨特的看法,有人扯到東方人的個性,有人扯到教育,有人扯到人才………聽起來都頗有道理,但聽起來都好遠、好無力。
由歐美人士來看這件事,自然不會太準,不過,因為他們無法像我們扯到什麼教育、什麼人才、什麼歷史的,因此,他們的答案可說是簡單多了!我們不見得要聽歐美人士的意見,但,既然華人社會並沒有太多品牌,因此可能再怎麼閉門想還是瞎子摸象,以井窺天,我們永遠不知道「有品牌」是怎麼搞的,或許,也真的只有歐美人士,才能幫華人解開這個「結」?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文章怎麼說的。
先來看看第一篇文章。剛剛那篇文章,其實是在回應一篇舊文,早在四個月前,《Newsweek》就曾有一篇文章在討論同樣的話題,他們先舉了「華為」為例,從一個當地的進口商一路做到全球第二大的電信硬體廠;早在十年前,有人寄望華為可能成為全中國大陸第一間超大的國際品牌,可惜的是,雖然它至今仍被BusinessWeek譽為全球前十大影響力公司,但,它就是沒有「品牌」,全球大部份的消費者,無論是C端或B端,就是不認識「華為」,連「Huawei」這個拼音都亂唸一通。這篇文章試圖從「華為」這個案例來分析,為何中國大陸許多廠商沒有全球級的品牌?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本身完全沒有想往品牌努力的跡象!他們還是很自然以其他公司為主要客戶,而非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另外華為花了很多很多錢來鞏固它在智財權(IP)的地位,報導說,它是去年申請智財權最多的一間公司,這些智財權都是譬如某個防彈的電信設備,或是可承受極酷低溫的設備,都是高科技的成就,但也都是賣給了其他客戶。文章還另外舉了兩個例子,聯想(Lenovo)買IBM的ThinkPad,三年來卻在海外發展不甚順利,現在忙著在內地鞏固自己的市場佔有率,甚為可惜;而海爾亦打算藉投資紐西蘭的高階品牌Fisher & Paykel,一陣子來似也沒看到太多的建樹。
不過,這篇《Newsweek》文章指出一個之所以沒有「全球品牌」的最關鍵原因──它說,是因為華人內需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這些廠商的本業,總是先做OEM賣外商,但其他住隔壁的鄰居無時不刻虎視眈眈要從這些外商手上「搶單」過來,因此大部份的OEM廠忙著打競爭對手、忙得要死,根本沒時間想自己品牌(外商也很擅用這種競爭關係,將OEM廠商「吃的死死的」);此外,這些公司偶爾「不小心」推出唯一的品牌事業,十之八九都是從中國大陸內地開始推廣,但他們卻發現,他們連這邊當地市場,都無法成為絕對優勢的品牌,因為高階市場已被外商品牌壟斷,面對12億消費者只能先打「低價策略」,於是,這些可憐的工廠,在海外代工賺不到錢,海內的國內品牌也賺不到錢,「兩頭空」的局面,讓他們就算規模已達幾萬人、幾十萬人的大工廠,也無心去好好打造一個全球品牌!(報導舉出「車商」為案例,目前全中國大陸就有高達150間有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車廠,還另有500家有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的自行車廠,這麼多競爭者…… 怎麼競爭?)另外,中國大陸的「低價形象」在歐美揮之不去,因為就算中國「品牌」沒到美國,但其他歐美品牌的產品後面已經標示了「Made in China」,比比看也知道,每次這樣標的,都是比較便宜的、或許比較不精緻的那個產品,所以報導引用Interbrand找來全球700位社會菁英,有高達66%的受訪者對中國產品的直接印象是「便宜」(cheap),這對中國大陸廠未來想推「全球品牌」非常不利!
但,真的是這樣嗎?以上只是《Newsweek》的看法,幫我們「暖身」一下而已,最近這篇文章,則是在「反駁」這種說法!
這篇文章的作者,似乎也是一位「中國通」的老外,他剛好站在許多中西合作案、併購案的「第一線」,從第一線傳來的想法,非常值得我們參考一下──
首先,他認為「我們其實都搞錯了」,在中國大陸其實IP的保護並沒有這麼差,有許多海外公司因為到中國時善於讓法律保護,以致他們的品牌至今依然成功存在於中國市場,如KFC、Nike、Audi等,它說,如果這些可以成功,其他的應該也是可以,關鍵在於──
只要,它願意花「$$$」打品牌。
而這個錢,並不是像製造一樣東西,買了什麼、賣了什麼,是可以準確的估計出來的,是可以量化成計畫然後來做的!看,大品牌的行銷預算,往往無法準確掌控,而且看起來常常是近幾荒謬的「高」。
這位專家認為,華人世界沒有品牌,是因為中國大陸公司對「品牌」的重視就是沒有西方國家品牌這麼多,「重視」不是口頭說說而已,這些中國公司明明知道品牌的重要,知道一間公司最佳出路就是建立強大品牌,也知道強大品牌絕對大幅拉高獲利空間、為公司帶到另一個高境界,但,每當要「花錢」的時候,到現在為止,中國大陸或台灣的廠商依然帶著很大的存疑:「為……為何要花這個錢?」
這位專家講了兩個他接觸過的客戶的故事:兩家中國工廠,都是和西方工廠合作,都「差一點」就有機會創造大品牌,但到了要關鍵時刻,他們自己卻因為錢的關係或一些堅持而決定「抽腿」,白白放棄大好機會──
第一個故事是,有一間美國品牌公司因應競爭,決定在原產品線之外,迅速加上其他的產品項目,由於這樣快速的擴充對他們來說前置成本與風險太大,因此他們靈機一動,乾脆和他們的「老夥伴」這間中國工廠一起「合資」,開設一間新的美國公司,專門來推這些新產品,也算是幫老夥伴一個忙。原先,這間中國工廠等於是拿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機會,有人「帶路」一路送它到美國的商店架上去、掛自己的品牌(自己至少出資一半),但,中國工廠卻對美方要求,堅持用原本公司名稱的「中文拼音」作為新公司產品的名字,而不是另外再取一個全球都會唸的名字;產品的名稱和公司的名稱不一定得相同,但這間美國公司說服了老半天,依然說不動中國公司,於是此合資計畫只能暫緩在旁邊。
第二個故事則是美國有間品牌公司已經破產了,原本發包製造的中國工廠見機不可失,決定看看能否將該美國公司接手經營;這間中國公司不斷與美國的人士接觸,要求問問價格「應該」是多少,得到了這個數字以後,參加了這間美國公司最後的商標拍賣會,好幾家一起競價,其中最適合的明明就是中國這間工廠,但它們的預算卻是最低的!很快就標到了原本預設的最高標價,這間中國工廠臨時打電話問高層,是否應該繼續標下去?但中國工廠決定還是裹足不前,最後這間公司的品牌的售價,是原先中國公司內部預設售價的三倍多!不過,這間公司忘記一件事,買下這間美國公司不只買到它的表面價值,還包括未來這間中國工廠可能的機會;但他們寧可這次就「pass掉」,不標下那個品牌!
以上兩個故事,和這個理論,也刺激我產生另一個看法──
沒有品牌,有可能和什麼東方人沒有創意、東方人無法能言善道,甚至東方文化不若西方強勢等等完全無關,它的「成」與「敗」,說不定全都要歸因在中國人的美德:「勤儉」上面。因為勤,因為儉,所以華人懂得省錢、一分一毫精算之後,努力埋頭拚、我要出頭天!於是,就做出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工廠」們,但到了要打全球品牌的時候,華人的工廠卻不願意花「不合理、未經證實」的錢在全球行銷之上,亦因為太過相信「勤勞可以打敗一切」,不相信品牌真有這麼神奇的魔力可讓懶懶做出的「爛東西」打敗勤勞開發的「好東西」,最後空有一身的好東西,卻做不出品牌。
如果是這樣子,我們在教育後代的時候,或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在切入與公司談合作,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重點了。或許這也是創業家的機會,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讓「行銷」這件事就像進貨出貨一樣可以完全掌控?(原載於Mr.6部落格)
各位品牌經理人,你們辛苦了!未來我們還有很長要打拼的道路要走呢!
------------------------
【轉載】華人沒有「品牌」,都怪太勤儉?
from 數位時代
撰文者:Mr.6
發表日期:2009-12-02
上周讀到有一篇新文章有趣,它在討論,「為何中國都沒有一個全球級的品牌?」為何中國大陸(或台灣也是),儘管做製造做量產做得這麼棒了,卻都還是沒有太多國際品牌出來?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在餐桌上也常聽到前輩、高手們,從一個深深的「嘆息」開始,然後高談闊論自己獨特的看法,有人扯到東方人的個性,有人扯到教育,有人扯到人才………聽起來都頗有道理,但聽起來都好遠、好無力。
由歐美人士來看這件事,自然不會太準,不過,因為他們無法像我們扯到什麼教育、什麼人才、什麼歷史的,因此,他們的答案可說是簡單多了!我們不見得要聽歐美人士的意見,但,既然華人社會並沒有太多品牌,因此可能再怎麼閉門想還是瞎子摸象,以井窺天,我們永遠不知道「有品牌」是怎麼搞的,或許,也真的只有歐美人士,才能幫華人解開這個「結」?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文章怎麼說的。
先來看看第一篇文章。剛剛那篇文章,其實是在回應一篇舊文,早在四個月前,《Newsweek》就曾有一篇文章在討論同樣的話題,他們先舉了「華為」為例,從一個當地的進口商一路做到全球第二大的電信硬體廠;早在十年前,有人寄望華為可能成為全中國大陸第一間超大的國際品牌,可惜的是,雖然它至今仍被BusinessWeek譽為全球前十大影響力公司,但,它就是沒有「品牌」,全球大部份的消費者,無論是C端或B端,就是不認識「華為」,連「Huawei」這個拼音都亂唸一通。這篇文章試圖從「華為」這個案例來分析,為何中國大陸許多廠商沒有全球級的品牌?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本身完全沒有想往品牌努力的跡象!他們還是很自然以其他公司為主要客戶,而非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另外華為花了很多很多錢來鞏固它在智財權(IP)的地位,報導說,它是去年申請智財權最多的一間公司,這些智財權都是譬如某個防彈的電信設備,或是可承受極酷低溫的設備,都是高科技的成就,但也都是賣給了其他客戶。文章還另外舉了兩個例子,聯想(Lenovo)買IBM的ThinkPad,三年來卻在海外發展不甚順利,現在忙著在內地鞏固自己的市場佔有率,甚為可惜;而海爾亦打算藉投資紐西蘭的高階品牌Fisher & Paykel,一陣子來似也沒看到太多的建樹。
不過,這篇《Newsweek》文章指出一個之所以沒有「全球品牌」的最關鍵原因──它說,是因為華人內需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這些廠商的本業,總是先做OEM賣外商,但其他住隔壁的鄰居無時不刻虎視眈眈要從這些外商手上「搶單」過來,因此大部份的OEM廠忙著打競爭對手、忙得要死,根本沒時間想自己品牌(外商也很擅用這種競爭關係,將OEM廠商「吃的死死的」);此外,這些公司偶爾「不小心」推出唯一的品牌事業,十之八九都是從中國大陸內地開始推廣,但他們卻發現,他們連這邊當地市場,都無法成為絕對優勢的品牌,因為高階市場已被外商品牌壟斷,面對12億消費者只能先打「低價策略」,於是,這些可憐的工廠,在海外代工賺不到錢,海內的國內品牌也賺不到錢,「兩頭空」的局面,讓他們就算規模已達幾萬人、幾十萬人的大工廠,也無心去好好打造一個全球品牌!(報導舉出「車商」為案例,目前全中國大陸就有高達150間有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車廠,還另有500家有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的自行車廠,這麼多競爭者…… 怎麼競爭?)另外,中國大陸的「低價形象」在歐美揮之不去,因為就算中國「品牌」沒到美國,但其他歐美品牌的產品後面已經標示了「Made in China」,比比看也知道,每次這樣標的,都是比較便宜的、或許比較不精緻的那個產品,所以報導引用Interbrand找來全球700位社會菁英,有高達66%的受訪者對中國產品的直接印象是「便宜」(cheap),這對中國大陸廠未來想推「全球品牌」非常不利!
但,真的是這樣嗎?以上只是《Newsweek》的看法,幫我們「暖身」一下而已,最近這篇文章,則是在「反駁」這種說法!
這篇文章的作者,似乎也是一位「中國通」的老外,他剛好站在許多中西合作案、併購案的「第一線」,從第一線傳來的想法,非常值得我們參考一下──
首先,他認為「我們其實都搞錯了」,在中國大陸其實IP的保護並沒有這麼差,有許多海外公司因為到中國時善於讓法律保護,以致他們的品牌至今依然成功存在於中國市場,如KFC、Nike、Audi等,它說,如果這些可以成功,其他的應該也是可以,關鍵在於──
只要,它願意花「$$$」打品牌。
而這個錢,並不是像製造一樣東西,買了什麼、賣了什麼,是可以準確的估計出來的,是可以量化成計畫然後來做的!看,大品牌的行銷預算,往往無法準確掌控,而且看起來常常是近幾荒謬的「高」。
這位專家認為,華人世界沒有品牌,是因為中國大陸公司對「品牌」的重視就是沒有西方國家品牌這麼多,「重視」不是口頭說說而已,這些中國公司明明知道品牌的重要,知道一間公司最佳出路就是建立強大品牌,也知道強大品牌絕對大幅拉高獲利空間、為公司帶到另一個高境界,但,每當要「花錢」的時候,到現在為止,中國大陸或台灣的廠商依然帶著很大的存疑:「為……為何要花這個錢?」
這位專家講了兩個他接觸過的客戶的故事:兩家中國工廠,都是和西方工廠合作,都「差一點」就有機會創造大品牌,但到了要關鍵時刻,他們自己卻因為錢的關係或一些堅持而決定「抽腿」,白白放棄大好機會──
第一個故事是,有一間美國品牌公司因應競爭,決定在原產品線之外,迅速加上其他的產品項目,由於這樣快速的擴充對他們來說前置成本與風險太大,因此他們靈機一動,乾脆和他們的「老夥伴」這間中國工廠一起「合資」,開設一間新的美國公司,專門來推這些新產品,也算是幫老夥伴一個忙。原先,這間中國工廠等於是拿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機會,有人「帶路」一路送它到美國的商店架上去、掛自己的品牌(自己至少出資一半),但,中國工廠卻對美方要求,堅持用原本公司名稱的「中文拼音」作為新公司產品的名字,而不是另外再取一個全球都會唸的名字;產品的名稱和公司的名稱不一定得相同,但這間美國公司說服了老半天,依然說不動中國公司,於是此合資計畫只能暫緩在旁邊。
第二個故事則是美國有間品牌公司已經破產了,原本發包製造的中國工廠見機不可失,決定看看能否將該美國公司接手經營;這間中國公司不斷與美國的人士接觸,要求問問價格「應該」是多少,得到了這個數字以後,參加了這間美國公司最後的商標拍賣會,好幾家一起競價,其中最適合的明明就是中國這間工廠,但它們的預算卻是最低的!很快就標到了原本預設的最高標價,這間中國工廠臨時打電話問高層,是否應該繼續標下去?但中國工廠決定還是裹足不前,最後這間公司的品牌的售價,是原先中國公司內部預設售價的三倍多!不過,這間公司忘記一件事,買下這間美國公司不只買到它的表面價值,還包括未來這間中國工廠可能的機會;但他們寧可這次就「pass掉」,不標下那個品牌!
以上兩個故事,和這個理論,也刺激我產生另一個看法──
沒有品牌,有可能和什麼東方人沒有創意、東方人無法能言善道,甚至東方文化不若西方強勢等等完全無關,它的「成」與「敗」,說不定全都要歸因在中國人的美德:「勤儉」上面。因為勤,因為儉,所以華人懂得省錢、一分一毫精算之後,努力埋頭拚、我要出頭天!於是,就做出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工廠」們,但到了要打全球品牌的時候,華人的工廠卻不願意花「不合理、未經證實」的錢在全球行銷之上,亦因為太過相信「勤勞可以打敗一切」,不相信品牌真有這麼神奇的魔力可讓懶懶做出的「爛東西」打敗勤勞開發的「好東西」,最後空有一身的好東西,卻做不出品牌。
如果是這樣子,我們在教育後代的時候,或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在切入與公司談合作,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重點了。或許這也是創業家的機會,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讓「行銷」這件事就像進貨出貨一樣可以完全掌控?(原載於Mr.6部落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