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文化?還是文創?

圖說:參展藝術家浮游人的壁畫作品讓經過的民眾駐足欣賞(當代美術館照片提供) 

最近有朋友看到我的專欄,問我:「怎麼妳不是專欄名稱『路遙知文創』,以為你要寫跟文創產業相關的,好像前兩篇還沒看到?」我反問:「妳期待的『文創』是什麼?」一般人好像回答的都很模糊。
這幾年,「文創」二字好像無所不在,跟「有機」這兩個字一樣,大舉入侵我們的生活,不只台灣,兩岸三地大小文創博覽會不斷,政府鼓吹補助源源不絕,大至產業值上千萬甚至億的影視產業,小至開個時髦的咖啡館,年輕人擺設的手工創意路邊攤位,販賣著幾十塊的小飾品,好像跟任何小小創意的點子和有點設計的商品,都叫做文創。讓不少人直呼:「再看到『文創』兩個字,我就要吐了!」
兩岸三地之所以這麼不宜餘力的鼓吹所謂的「文創」產業,其來有自,無非是近三十年來,中國與台灣產業一向以代工與製造業無主,為了產業轉型,並且求取更高附加價值的經濟利益,看見歐美各國,甚至韓國、日本的成功案例,中國與台灣積極開創「無煙囪」產業,諸如旅遊業和文化創意相關延伸周邊商品。然而,我們的文化資產與創意能量,真的是為了這麼單純的商業利益而存在著嗎?
最近總統府資政,也是建築、藝術與文化的重量級人物之一,漢寶德老師也說話了。他表示,在歐美統稱的「文化產業」,到了這變成「文創產業」,「文創」似乎定義不是那麼的清楚,所以包山包海,只要沾上邊的都算。
「我們玩弄『文創』這個名詞,把創意解釋為點子,把文化產業看小了。」漢寶德老師認為,台灣談文創的人多是「小聰明」。把古蹟變成咖啡館、把故宮名畫印上圍巾,都只是文創的「小聰明」,「對於我們所期待的文創時代毫無幫助」。在他的眼中,目前還沒有那個真正能夠稱的上是「文化創意產業」,短短幾句話,道盡台灣「文創」二字使用浮濫的情形。
「文化只要普及,就能產業化。」漢寶德老師說中了我的心聲。我一直認為,只要文化意識能普及,將文化的創意讓人人都能欣賞,那怕這樣的氣質不能吸引人?如此一來自然會有所消費,而文化創意產業自然形成。而非貿然直接的將文化變成一門生意,似乎有掛羊頭賣狗肉,污衊化了文化創意一詞,別有用心,短視近利的去經營「文化」這門生意,猶如所有的產業一樣,這樣如何能持久不墜?
我現在在台灣第一所開創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課程系所的輔仁大學兼課,每週都會帶領畢業班學生們執行畢業的專案製作,我感謝主任給予老師們信任和寬廣、有遠見的方向。文化無法速成,所以我期望我的學生們在規劃每一個專案的時候,不求短視的商業利益,而能夠在校園時期能夠有一點不被商業氣息污染的小小力量,能更促成一般大眾藉由小小的事件或活動,能夠更走進「文化在生活」的目標,「文化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沈重,那麼難。」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運用他們在短短四年中學習到的知識,能夠推展文化創意給社會。
最近看到了一個非常棒的實例,台北當代美術館,希望突破美術館的藩籬,走出牆內的美術館,讓大眾在生活中也能與藝術自然而然地相遇,多年來美術館與社區互動頻繁,今年舉辦了【2014街大歡囍-台北當代藝術館X赤峰街區藝術展】。邀請了多位藝術家,在台北傳統的老西區,為街道、老房子和防火巷作畫,當地里長非常的開心,本來都要沒落的街區,現在充滿活力;以前別人避而不談、視而不見的陰暗角落,現在卻變成假日散步的好去處,進一步引起注目,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美好認真的老社區歷史和相關議題。雖然台灣的電視新聞媒體只有一家報導,讓我的學生和我覺得有點心寒,然而我卻覺得意義十足。
其實我對西區是很有感情的,我自己不但住過,也在那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我在搜尋相關資料當中,讀到近年台北都市規劃提倡「軸線翻轉」,有部落客表示,其實西區並沒有想像中的不堪,只是人們欠缺自信心,急著讓西區改頭換面。西區需要的是「產業」升級,而不是房價上漲。從某些市長候選人喊出的「西區復興,東區升級」這八個大字便知他還不瞭解西區的特色及需求。真要復興的,應該「浪擲千金」、「撿屍文化」盛行的東區才需要來一場人性的文藝復興。
我看了這樣的觀點不禁莞爾一笑,除了表示苟同之外,我想,台灣最需要復興的,是全民對文化與文化創意的認知,而且,它真的沒你想像中的那麼難!現在就一起出門,去街上找文化和創意吧!

本文出自於Yogi的東網專欄:路遙知文創 20141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